[ 專訪 ]敘研設計主理人陳建廷、許純瑜、潘彥鈞 一 梳理當代空間關係,在本質的叩問與共鳴中,落筆無限的詩意想像

 

敘研設計主理人,由左至右分別為:陳建廷、許純瑜、潘彥鈞

 
 

我們每個人都一樣,在嘗試跟實驗的過程中,一定會有些挑戰和挫敗。走著走著,有些人可能找到穩定的方向後,就此安穩地住了下來,不再尋求實驗和變化。令人感動的是,合作拍攝了這麼多年以來,我眼中的 敘研設計(DSEN) 即使不高調、不張揚,他們內在仍保有面對挑戰的赤子之心,於漫長的設計道路上,持續迎接不同的嘗試到來,同時亦高度保有自己的信念和價值。

 
 
 
 
DSEN 一 Design Studio Environment Narrative,「對環境的重新敘述」是他們創立的初衷與希冀,隨著這些年的發展,目前公司共有三位主持設計師陳建廷(Tim)、許純瑜、潘彥鈞。藉著這次拜訪機會,我們與三位主持設計師聊聊現代空間設計的見解與看法,以及他們對於本質思考的態度。

 
 
 
 

Q:Tim 和純瑜在荷蘭求學的經驗,是否讓你們在設計上有特別啟發和觀點?
 
 

陳建廷(簡稱 廷): 我們那時選擇在鹿特丹就讀建築研究所。鹿特丹在二戰後幾乎被夷平,置身這座城市,你可以看到很多全新的建築,以及新舊並乘的組合方式,學校風氣也偏向創新且強調實驗性的精神。OMA、MVRDV 等國際知名的建築事務所都在這裡。


在荷蘭接收的知識,其實是很現代的城市管理方式與執行操作,設計邏輯皆強調用新的方式去試驗。他們講究設計時,必須具備完整的論述,內容可能是從城市的廣義脈絡,回推到為什麼要做這個小設計;也希望你從簡單的事情中,找到對的切入點,接著用非常誇張的方式呈現,再行收斂。兩年的求學過程,就是不斷做研究、找資料,被老師不停地挑戰:「為什麼你要這樣做」?找到清楚的論述點之後,你要用簡單、卻又高明到讓人不得不注意它的設計完成作品。


許純瑜(簡稱 瑜): 這類思維為我們帶來深刻的影響,最終也體現在設計的態度上。我們希望把一些東西收斂到非常單純,不僅考慮空間和周遭環境的關係,也會關注如何在尺度合宜的狀態下,保持室內最大的目的和實用性

 
 
 
 

Q:過去拍攝的經驗,我發現你們喜歡找不同的人合作,像是植物風格師和其他藝術家。你怎麼看?
 
 

瑜: 我們很喜歡跟不同領域的人合作。有了不一樣的人和元素加進來,藉由各自的專業共同完成一件事,讓創作變得更豐富有趣,是我在做這份工作時,非常享受、也認為十分重要的部分。


廷: 我們的角色,是整合所有的專業,為空間創造出更好的價值,並且與合作團隊發展出更多有趣的可能,把空間的想像發揮到最大。

 
 
 
 
 
 

Jamie: 我也很喜歡共同創作這件事,但它的難度其實滿高的,除了要整合各種資源,內容呈現的比例多寡,要成功串連起每一件事,溝通很重要。是否能分享幾個印象深刻的例子?


廷: 之前有做過一個在當代藝術館旁邊的兒福空間,我們想營造一個森林小徑的意象,合作的藝術家把柔軟的素材透過類似樹影的東西,以剪紙的方式表現,後來看到我其實內心充滿感動。還有一個很棒的案例是 Dry Salon 咖啡店,那次最重要的推手,是一個花藝師,如果空間少了花藝,整體效果就會差非常多。

 
 
 
 

瑜: 我們比較偏向把自己放在後面一點,秉持著像是提供一個基底的態度,讓大家可以盡可能發揮到最好。

 
 
 
 

Jamie: 我在我們的合作上有觀察到幾個特點,第一你們非常尊重專業,第二是你們很謙虛也具有高度的包容力。當時間軸一拉長,這樣的態度會讓人走得很遠,工作氣氛也會很棒。那像小潘(潘彥鈞)是一年前新加入的夥伴,你加入時敘研已成立一段時間,也具備自己的個性。你如何讓自身專長融入這個團隊的同時,找到自己的角色?


潘彥鈞(簡稱 潘): 其實加入之前,我們已經認識了一段時間,彼此很常互相分享和交流,舉凡經營面、業主相關或是設計上各式各樣的問題,我會分析資訊後,從自身經驗提供個人看法。那跟目前我所扮演的角色有點類似,邊觀察狀態,邊提供自己的想法。儘管大家會因為不同的經驗,而有不一樣的想法,但是我們會試圖找到一個適當的平衡點,讓事情往更好的方向前進。


廷: 這是有必要的,每個人瞭解的事情,能夠處理的東西都有其極限,假設我們想當一間成長型的公司,就必須能夠從宏觀的視角看待事情,傾聽與接納更多不同的聲音和觀點

 
 
 
 

Q:你們認為設計為何而簡?
 
 

潘: 空間要減少多少,最終仍會回歸到業主本身對生活的態度,抑或是他想要追求什麼樣的態度。設計師會去觀察,知道他在什麼樣的範圍裡可能會是最適合的。


我們真正在追求的是「簡約」,而非極簡。極簡是種近乎空靈感的境界,但相對的,作品呈現結果難以有生活感這件事。邁向「簡約」的過程,一開始會把一些雜質先去掉,我們需要留下空間來置放所謂的生活感,還有想要放進的設計和元素。倘若空間沒有騰出來,其實無法突顯那些特點。

 
 
 
 

廷: 對我們而言最重要的東西,就是梳理整個空間的關係。把這些關係,用最正確的方式整理完之後,剩下的表現就會從平面轉化爲立面的部分。


正因為我們想要讓空間本身的關係是明確,得以被清楚交代的,於是會用較為純粹的方式與素材,形塑整體場域。所以操作上會偏平面的空間為主,立面的純粹性為輔,創造出乾淨,不要過於複雜的樣貌,同時透過細節的講究呈現,勾勒出設計的細膩質感。

 
 
 
 

Q:怎麼突顯自己的設計特色,並持續在設計裡增添新意和變化?
 
 

廷: 我們之前其實並沒有明述作品是所謂哪一種風格,實際上,也不太喜歡被定義成什麼風。然而從以前到現在,許多人看到作品都會說,你們公司的案子不管添加哪些複雜的元素,一看就是出自你們的東西。那我想所謂像我們的案子的原因,可能是在某些表現手法與細節要求上,譬如高度、弧形的線條控制等,都是有其緣故而為,並非不為什麼,單純刻意去做的樣子


整體的設計手法,我們會趨向完全一致,因為我們希望空間有其純粹性存在,至於純粹性的表現方式,則可以從很多面向去處理。即便是噴漆線板的材料,我們最後還是會用一致的手法,讓它們看起來簡約乾淨。

 
 
 
 

瑜: 空間、人、環境觀察,這些大概是我們執行案子時,不斷去整合的東西。如果思考的邏輯和處理事情的態度方式是一樣的話,就算使用材質及外觀上略有不同,最後呈現的目的終歸一致,都還是會回到我們心目中空間的模樣。有時看過敘研作品的人,能從影像察覺我們想傳遞的訊息,讀出藏在小地方的線索,我們都會很開心。


廷: 因為我們比較內向,不會講出來,但又偷偷期待,希望大家可以感受到這些細節(笑)。回到最早期的訓練,你怎麼樣觀察這個空間,找到優點和缺點,如何去解決問題,這是現階段處理各種空間議題上,我們保持的不變態度。

 
 
 
 

Q:敘研前後兩間辦公室都各有性格和姿態。你們怎麼看待辦公室空間?
 
 

潘: 辦公室會直接反應出你的性格跟想要傳達的精神,有點像是個精神的場所。業主或同事走到這個空間裡,他自然而然會進入那樣的狀態,而那個精神狀態將影響到他所有的思路,包含了設計的產出,與業主的對話溝通。


例如明明只是在談平面配置,可是在這個環境當中,那個配置就會變得有一些想像,他可以想像到材質拼貼之類的,所以其實每個階段的辦公空間,也會傳達不一樣的想法。前一個辦公室跟現在的辦公室,可能有同樣的主軸架構,但是在材質的表現上,開始有點轉變得不太一樣,而未來搞不好第三代、第四代也都具有不一樣的面貌。


廷: 我們的任務之一,是要替業主創造快樂健康的生活空間,所以工作空間相對來講,也要有一定的品質,讓大家可以想像生活真正該有的生活尺度。所以當初我們在設定這間新辦公空間,就希望整體的格局設計是流暢而舒適的。

 
 
 
 
 
 

瑜: 我們想呈現的就是生活上面有一些餘裕感,這包含空間感的餘裕,還有從容的環境。就像小潘說的,當人走進空間,宛如一個精神的場所,不光是視覺的呈現,同時它也是氛圍的傳遞,拜訪者能從中感受到和緩的氣氛節奏,讓人覺得這是一處適合工作、適合打造夢想,適合討論事情的地方。


這也是我們現在試圖進行的「隱形的語言溝通」。既然辦公空間能呈現這種從容感,那麼很多方面都可以間接傳達出這樣的訊息,如同是場實際的互動體驗,透過辦公室的各種呈現,業主能理解我們要講述的設計內容為何。

 
 
 
 
 
 

Q:那麼,你們認為什麼是辦公室必要的元素?
 
 

廷: 辦公室大概會有幾個重點空間,同事的工作空間,會議室,還有大家自由共享的開放空間。其中一個重要元素即是光線,我們很在乎光能不能穿透進來,讓大家不管是工作和開會的時候,都可以享受到很好的環境品質。所以找了較為高樓層,又剛好有樹蔭的地方,就是希望大家不被干擾,卻也擁有很好的採光。


處在跟自然有連結的情況,身心才會是較好的狀態。形成一個正向循環,就是我想像中的樣子。

 
 
 
 
 
 

Q:從上一間辦公室轉換到這裡,有哪些不同之處?
 
 

廷: 上一間其實是很獨特的存在,它是位於大稻埕的老宅邸(現已都更)。當時我們僅簡單整理空間軸線,減少內部紛亂的元素,呈現乾淨的天地壁,把要的東西擺上去就完成了。


現在的空間就是傳統的住辦大樓,我們回到了都市的尺度裡,當初我們想讓綠蔭開放給所有人,為了保留絕佳的窗景,整個隔間配置全部重來,基本上現在看到的所有東西,都是重新規劃設定後的結果。


除了怎麼應用空間,也必須想辦法讓我們很愛的東西,比如以前在中庭種植的綠樹植物,一起搬來這裡。只不過成長環境的確無法像之前那裡得天獨厚,我們在搬移調整的過程,也必須做些妥協。

 
 

敘研設計舊辦公室-01

敘研設計舊辦公室-02

 
 
 
 

Q:你認為這世代的空間設計,有什麼別於以往的新意義?
 
 

潘: 空間設計的方向已不再是材質的堆疊,更重視格局跟自然環境的平衡,同時也藉由空間設計傳達一種生活態度。無論是居家還是工作,人皆會受到空間環境的改變,自然而然的融入這個空間之中。因此現代人尋求空間設計最重要的目的之一,即為藉由設計提升自身的價值,以彰顯生活態度。

 
 
 
 

Q:你想給剛入行的設計師什麼樣的建議?
 
 

瑜: 為自己定錨 —— 找到一個定位點,專注在自己喜歡的事物上面。


廷: 保持對很多事物的好奇心。現在的資訊取得太容易了,要是沒有保持一直對某些東西探究的堅持和追求的話,很容易被埋沒在資訊的浪潮,難以判讀哪些重要,哪些東西是不重要的。若想培養個人的觀點看法,必須打開好奇心,同時再稍微專注一點,找尋自己真正很喜歡的東西,持續地往下做。

 
 
 
 

潘: 不斷保持開放的態度,多接觸人以及不同的文化


設計工作的性質,大部分還是會回歸到人跟人的認識、了解與溝通,走到後期你反而會把材質表現、技法風格放在後面,最根本的還是對於「人的認識」,業主也好,或是對自我的認識,都很重要。就算你的設計有個中心思想的基礎,可最終還是要跟人觸及,再去做結合,空間才會長成適合業主、也適合我們的樣貌。

 
 
 
 
 
 

Q:接下來還有沒有特別想挑戰的設計內容和事情?
 
 

廷: 當前的狀態有點像是先站穩腳步,搞清楚自己可以做到什麼樣程度的案子。早期我們是多方嘗試,後來就慢慢地發現,住宅的步調是屬於我們自己擅長的,但是我覺得做住宅也不是我們唯一能做的事情,所以現在的態度是先穩定了,再次多方嘗試。


我們希望真的回歸到公司的英文名字 “ Environment Narrative ”,可以做到更廣一點,不會單純只是室內,也有建築和環境的設計尺度上面。

 
 
 
 

瑜: 接續 Tim 的話,就是以空間為基礎,做一個整體的環境整合。對環境的觀察,對人的理解這些事情,它最終都將變成個人的整合能力,那這個東西它可以運用到的範疇,就不單是我們目前承接的住宅,它可以被運用在很多事情。所以把自己準備好,接下來如果有什麼樣的挑戰,都可以運用現在養成的能力去完成,就大概是接下來會想要做的事。
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
採訪|Jamie Lo . 編輯|ChichiL
攝影|Jamie Lo、ChichiL
 
 
 
 
關於攝影師這個稱謂,其實我沒有太多意見,因為這是大家認識的我。但說穿了,我是個喜歡創造的孩子,對創作沒有特愛的工具,卻有特別的熱情。認真起來打拼時有個老靈魂,但對於創新與體驗,永遠像是實驗室裏的小朋友。我想分享我怎麼看我的攝影師工作,以及工作上的點點滴滴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