將自然質地捎進屋內,靜享迷濛雨都情懷的舒心家院

 
 
 

人稱「雨都」的基隆常下著綿綿細雨,濕涼的氣候少了豐沛日照的滋潤,多半時日恍如蒙上一層淡色濾鏡。朦朧的雨霧雖然浪漫,卻難免讓人對「光亮的環境」存份盼想。一間位居高樓層,坐擁得天獨厚的寧靜山景,盡攬大地獻禮的住宅即被挹注這樣的意涵。


這回,我們從繁華城市一路向北,前往拜訪兼容優雅與悠然氣質,與周邊環境和諧串連的內斂居屋。

 
 
 
 
 
 

運用自然材質接應外頭山景,打造撫癒身心的處所


空間由 目向制作 著手規劃,透過「家院」的寓意鋪開場域韻律。從進門開始,即藉由大量的自然建材,如木頭、大理石的紋理質地,包覆整個家的樣貌,並引領窗外的蔥鬱山林入內駐足,時時刻刻,拉緩屋裡的寧靜時光,構築心靈依戀的場所。


簡練俐落的線條設計,於一席溫潤明亮的調性中,盡可能為人們保留生活餘裕;每分每秒都能安處一地沈澱靜思,掃除繁雜的塵埃,找到滋養內心的一道光。

 
 
 
 
 
 

「緊密又獨立」ㄧ 全家人的理想共居


若說家人之間最舒適的距離,莫過於親密又獨立的關係,我們擁抱共居分享的幸福,同時也尊重對方底限。當初配置格局時,為了提供將屆退休之年的屋主與兒女共一家六口,最大範圍的共享區域,設計師減少不必要的廊道產生,刻意把交流互動的主空間置放在房子中央,消弭客餐廳的天地疆界,把天花板延伸成大面貫通的長型方格,且額外加入斜角的設計巧思。不僅增添大器格調,也合理化橫樑的存在,透過漸層的光感刷抹層次,打造穿透遼闊、增進對話的舒心場域。

 
 
 
 

少了牆面的阻隔分割,空間賦予一家人更寬廣的自由度,視野也順勢奔向綠意景緻的懷抱。開放的氣息使心胸隨之寬闊,顯現出怡然自得的模樣;無論待在哪個地方,都能互相聊上幾句,關心最重要的家人近況。


而顧及不同年齡層共居,或多或少會有作息上的差異,所以把主臥與次臥巧妙地置放在客廳兩端。相對應的狀態,恰似現代父母與兒女的相處哲學,在適度的開放中仍保有個人隱私,彼此將更加和睦熱絡。一家子的生活點滴,就在徐緩推進的日子裡,積累成彌足珍貴的家常結晶。

 
 
 
 

把日常需求收摺進空間肌理


生活除了安頓好各種情感層面的願想,可以被形容是「舒適」,我想能把諸多瑣碎事務,在居者不自覺的情況下,皆已設想妥當,編列成安靜的秩序,不外乎也是另一種「舒適」的實現。拿燈光舉例,由於居住人口多,每個人對光照強弱的要求隨年紀、情境氣氛有所變化,設計師因而在公共區域採用具調光功能的間接照明。光彩自明暗轉換間,灑落了一室柔韻,細心為每個靜謐角落,點亮令人傾心的人文詩意。

 
 
 
 

內切的大理石電視牆,除了造型,更有夜燈的貼心配置,深夜走出房門,燈光隨即亮起指引

 
 

而家戶最在意的收納議題,更是早被無形覆入空間周邊。不只有隱藏櫃體,設計師 Mok 提到,「因應現代人的生活模式,我們小至床頭旁,也加入收納手機和眼鏡等隨身物件的層板,讓人在休憩前可隨手置放。試圖照料到每一件最重要的平凡小事。」


這個想法,同樣延續到選材的思維,他帶入以往從事商業空間設計的經驗,選用好清潔保養,又是孩童寵物友善的綠建材環保布料,充分替居住者減輕打掃方面的負擔之餘,也無須憂心日後影響到新生成員的健康。

 
 
 
 

每間臥房盡可能保存窗景

 
 

主臥後方設置更衣室,透過灰鏡的反射讓視覺延伸,減少狹窄感受

 
 

貼近自然,依著山瞰向海,遠離世俗喧囂的樣態已成新式的居住憧憬。叩問本質的精神,講求內在平衡的態度,讓家的形貌漸趨於簡單素雅,我們突破內外的空間限制,向自然借取豐富的感知,於是踏進門的過程形同一場靈性洗滌,褪去包袱、安定浮動的身心,慢慢喚醒純粹而真實的思覺 — — 在那一刻,心不再漂流,人有了歸屬;在那一刻,我們回家。
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
LIVINGChichiLhom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