Jamie 專欄 #105|捕捉不同時代和地區的建築風貌,留下我眼中的城市印記

 
 
 

我們編輯問我:「是什麼情況下開始拍這些路面建築」?


其實一開始做這件事情純粹是好玩。


儘管我們平常工作很常用到廣角鏡頭,但以前的手機相機並沒有廣角鏡頭,所以有些東西手機沒辦法拍到。直到後來換了 iPhone 14,科技進步使然,我可以開始去拍一些平常拍不到的東西。正好我是拍攝建築跟空間類別題材的攝影師,自然走在街道上,很容易就對一些老舊與新蓋好的建築有所感覺,這才開啟這一系列路面街景與建築照片的歷程。

 
 
 
 

後來一直陸續拍攝,分享這些照片到社群上,我發現這些照片可以串聯成一個主題系列。當系列裡的圖片量累積夠多時,我們可以觀察到不同時代建築的特色和差異。例如,過去常見的透天厝、公寓與現今的新型集合住宅、高樓大廈,都各自呈現了該時代的面貌,真的非常有趣。


你可能不知道為什麼會這樣做,但是一定都有經過、看過,或者住過


分享這些照片後,我發現滿多人對這些照片都有產生共鳴,給予的反饋除了表達喜愛,有的會指出照片中的地點,也會有人問是不是什麼地方,或是說這與他們以前的老家很相似。像是沒有電梯的公寓、華廈,或是樓上有鐵皮加蓋等等,這些在特定時期普遍的建築,變成一種大家的共同回憶,而照片也在無形中也變為記憶的連結,引起大家的參與和討論。


這也間接變成另一種繼續拍攝的動力。不過因為我們都是生活在同個區域,看到的東西會比較雷同,所以後來除非是去一些不同地方,看到其他不同類型的東西和有趣建築,我才會再去拍攝蒐集。
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
某個程度來說,這些照片同時也記錄了這個時代的風貌。畢竟說不定到了10年、20年後,都市的景觀可能與現在已經截然不同。


每個年代都會有屬於它的建築記憶,例如某個時期之後,大家普遍開始使用氣密窗,你會發現窗戶的大小跟分割都大同小異。但在更久之前,還沒有這個東西時,就會是用另外一種方法來做窗戶,因此早期房屋的窗戶大小都會有些差別。有一回應該是拍到一個在東區的老建築,建築物本身有一個戶外的旋轉樓梯,儘管我比較不了解那個年代的建築故事,為什麼要有這麼大的一個戶外樓梯,但我還是覺得非常特別,並把它記錄下來。

 
 
 
 

每一個地區的興起都會有些原因,當老房子到一個程度之後,都更的需求就顯得迫切;或者一地人口密度增加,便會需要進行重劃以因應變化。這些動作往往會帶來一系列的都市發展與變革。


以我自己生活在木柵來說,以前因為也沒那麼多車,最大的馬路可能就是雙線道,那裡就是當地最熱鬧的地方,但隨著新房屋的增建和車流量的增加,這條道路稍微顯得不敷使用,開始需要有些新的規劃分配。


並且以往這邊居民多為公務員和年長者,大家的生活普遍習慣回家吃飯,導致當地的餐廳飯館較為冷清。但隨著新的建商進駐且居住人口逐步轉變,開始有更多年輕家庭和小孩,你會發現連鎖店和便利商店也開始進駐、變多。

 
 
 
 

原本年齡層較高的社區,在經過幾10年後,孩子成為了大人,大人們也逐漸老去,甚至離世,有新的孩子誕生,便形成一種世代的交替。很老的地方可能會漸漸變的很新,很新的地方又會相對變老,如此週而復始。換個角度看,這樣的變遷和翻新並非全然是壞事,反而是一個地方歷史和文化的持續發展。

 
 
 
 
 
 

從系列中看見發展脈絡


通常我做一個東西,我喜歡追求透徹一點的模式,即便我可能不會研究到極致,不過我希望能達到一定的層次,能從中領悟出一些道理來。這正是我喜歡系列化創作的原因,因為透過系列,我能更明確地呈現事物的因果和故事關係。


有些我喜歡的藝術家,他們即是專門以某一種獨特的表現形式或熟悉的題材,深入且專一地呈現他們想要傳達的訊息。例如有插畫家專攻繪畫狗的插畫,也有藝術家專用花藝進行創作,當你瀏覽他們的作品,能體會到一個豐富而連貫的系列。我每次看到這類的東西就會感到很富足, 同時也能更清晰地理解他們創作的脈絡與思路。

 
 

我也蠻享受看一些擁有自己一貫信念和風格的建築師和設計師,像是「蟲點子創意設計」的鄭明輝設計師,和「合風蒼飛」的張育睿建築師,在他們的作品中,可以看到一致的設計語言和手法風貌,創作的內容雖然會隨著居住組合需求,時代的不一樣,年紀、想法、生活階段的不同,衍生出不同的創作模樣,但核心思想和價值始終如一。這會讓我自己蠻有感的,從他們的創作脈絡裡,我能夠清楚理解到他們的思考進程,並從中得到一些啟發和靈感,再融入到我自己的創作知識中,無疑是很棒的一件事。
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關於攝影師這個稱謂,其實我沒有太多意見,因為這是大家認識的我。但說穿了,我是個喜歡創造的孩子,對創作沒有特愛的工具,卻有特別的熱情。認真起來打拼時有個老靈魂,但對於創新與體驗,永遠像是實驗室裏的小朋友。我想分享我怎麼看我的攝影師工作,以及工作上的點點滴滴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