Jamie 專欄 #102|Why We Travel?旅行的反思與轉變

 
 
 

旅行最吸引人的地方,是因為它提供我們與不同文化和人群交流的相聚機會。平時我們在固定的地方,很容易都跟有相似經歷和頻率的人相處,大家的生活節奏、笑點和生活模式差不了多少。


但當我們身處國外,例如在旅店中,我們可能會遇到來自世界各地的旅行者。他們帶來不同的文化背景和思維,使我們有機會深入了解和學習。這種文化交融在短時間內劇烈碰撞,激發出無數新的想法和視角。而往往旅行時,我們也更願意放下心中的束縛,勇於嘗試和探索。再次回歸日常時,這些新的經驗和觀點皆將豐富我們的人生視野。

 
 
 
 

細數去過的地方,我最喜歡的是加拿大,當地的自然景觀跟生活方式,還有人與人之間的密度,是很舒服的。這裡對我來說,並不是具有超級大的衝擊,反而是可以生活的所在,身體自然而然地自在運作,使人很有能量。加上良好的空氣品質,也讓容易過敏的我,感到非常舒適。

 
 
 
 
 
 

而印象最深刻的,則是在我高中升大學前,那次到新疆的旅程。


由於家中長輩工作的緣故,常會取得一些鮮為人知的地方資訊,以現在的說法,大概等同於「秘境」。那時網路還沒有普及,經常是從報紙上收集一些獨特的景點介紹,剪下來做紀錄,再跟一些朋友組團,一起探索這些特殊地方。


當時我加入南疆旅行團的行列,途中充滿各種不確定性,完全是半探險性質之旅。除了烏魯木齊等較為繁榮的城市,也前往到可能連導遊也沒去過的地方。

 
 
 
 
 
 

記得有次我們抵達一座山區,車子載我們到某個定點後,全數人得開始步行,這時領隊帶了兩頭羊一起上山。我好奇詢問為什麼要帶那個兩頭羊?他說,一個是晚餐,另一個是明天的晚餐。這才得知由於山上沒有食物,所以我們也得帶著自己的食物上山,這完全超乎我原本的想像。另外也曾遇到當地融雪會有的「泥石流」,車輛被困在半路,所有人得徒步走十幾公里的路,才可以到另一台巴士的接應處。
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
這次旅行帶來了很大的衝擊和體悟。無論是要適應高海拔地形、文化多樣性,以及人與自然環境的互動,都使我開始反思,並重新認識自己的生活和周遭世界。


用開放與尊重包容的態度面對差異


當我們踏上異地,會發現世界很大,每一個角落都有各自獨特的文化和生活方式。就像是我們認為禮貌的手勢,在其他地方可能是罵人的行為;某些地方習慣吃東西很安靜,但在有些國家,吃東西越大聲,代表食物越好吃。種種的不同,都會讓我們暸解到,這世上原來有很多不同於自身習俗的存在。

 
 
 
 

經歷這些差異,我的心態變得更為開放,也明白了沒有絕對的「正確」,每種生活方式都有其合理之處。你會去尊重這些個體的獨特性和他們的選擇,於是,也不會去批判別人。


把這個態度轉換到創作上。我們擁抱一個創作的理念,然而不一定要拘泥同樣的手法或者形式,很多種表達方式都是成立的。有些地方喜歡低飽和度,有些地方用色相對就很濃艷,把格局拉大,就不會給自己那麼多狹隘的思想跟限制。

 
 
 
 

每個人這輩子,一定要有一次自己一個人的旅行


每個人固然有自己喜歡的旅行模式,不過如果真要推薦一種,我想一個人這一生,一定要有一次自己的獨旅。


儘管有人陪伴,可以一起分享心得很棒,但自己跟自己的旅行,你會發現內心不同的聲音,也許是自我對話,也許思路會被重新整理,推動自我跟外界的溝通連結,這是很特別的經驗。有機會的話,去遠或去近都沒關係,大家可以早一點去做這件事。

 
 
 
 

此外如果是創業的人,我也滿推薦邊旅行邊工作的型態。純粹放鬆固然很好,但對創業的人來說,時間很寶貴;所以當時年輕一點的我就想,如果能邊旅行邊拍照,順便看些展覽充實自我,這樣的能量是很有幫助的。


於是我之前便將旅遊結合工作,跟從事工業設計的朋友一起去歐洲看展覽,同時也去到一些較遠的地方進行產品拍攝,完成一趟既兼具旅遊放假,又能刺激工作和創作靈感的經驗,這樣滿棒的,推薦給大家。
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
我們實際上需要的東西,遠比自己想像的少


旅行是很好進行自我檢視的機會。當你出門,只能帶一個行李箱時,你會裝什麼東西進去?抵達另一地後,只能帶個背包的話,又會再裝哪些東西?那麼,當我們連背包都不帶,只背一個隨身小腰包時,又會放入哪些東西呢?


在不斷變化環境及濃縮的過程,才發現,其實我們需要的東西沒有想像中來得多。擁有了勢必會開心滿足,但如果有一天,身上沒有這些東西時,還是可以生活。我自己小時候會喜歡帶一些紀念品,買東西分享給大家,但到了後來,開始發覺很多東西都是無形的,照片也不一定會拍很多張,但反而記憶是很深刻的。

 
 
 
 

讓自己喜歡的事物成為生活的一部分


面對社群演進的常態,我常思考,當許多人出遊或品嚐某道料理時,是真的喜歡,還是只為了告訴他人自己曾經嘗試過?

 
 

這或許與大眾的認同感有關。我們時常會在行動前思考:「我做這個東西會被認同嗎還是會被否定?」但當你把這件事放在自己喜好之前,比較沒有辦法探索自己,抑或沒有辦法去創造。我們應該去做自己全然喜歡,和對自己有幫助的事情,不要害怕他人的否定,也不要期待一定要等到眾人肯定之後才去做 —— 人與人之間本來就存在很多差異,即使某些喜好或興趣很冷門或不受注目,也完全沒關係。探索跟碰撞的過程是很快樂,也是很貼近自己的

 
 
 
 
 
 
 
關於攝影師這個稱謂,其實我沒有太多意見,因為這是大家認識的我。但說穿了,我是個喜歡創造的孩子,對創作沒有特愛的工具,卻有特別的熱情。認真起來打拼時有個老靈魂,但對於創新與體驗,永遠像是實驗室裏的小朋友。我想分享我怎麼看我的攝影師工作,以及工作上的點點滴滴。